淮阴信息港

用户登录

首页

首页

资讯

查看

美联储再次大幅加息后 依然进退两难

2022-07-30/ 淮阴信息港/ 查看: 214/ 评论: 10

摘要当地时间7月27日,美联储例行会议决定将联邦基金利率提高到2.25%-2.5%区间。这个决定基本符合市场预期,也让部
电影独行月球演员有哪些 https://www.touzitop.com/ysxm/478.html

  当地时间7月27日,美联储例行会议决定将联邦基金利率提高到2.25%-2.5%区间。这个决定基本符合市场预期,也让部分激进的投资者押注加息100个基点的愿望落空。市场将鲍威尔会后的讲话理解为诱导市场认知:美联储将放慢加息步伐。这种情绪为投资者情绪好转带来新的契机,不仅美股出现明显反弹,其他资产的交易也反映出些许的诧异。

  当然,出现这种诧异主要是来自于鲍威尔过往向市场展示出的态度:自从意识到前期“通胀是暂时的”这一认识被俄乌冲突刺激的物价问题打脸后,美联储转向了,为压低通胀,不得不让经济增长放缓。而这向市场传递的信息是,通胀问题引发的紧缩措施将使美国经济面临的衰退风险上升。实际上自从6月激进的大幅加息后,市场已经开始流行交易衰退预期。因此,当鲍威尔周三宣称在“某个阶段放慢加息步伐以评估其对经济的累积影响是适当的”后,这种预期似乎得到印证。

  但是,这些投资者似乎忽视了鲍威尔其它的发言:现在说9月份的FOMC上是否会将加息幅度调低至0.5个百分点或0.25个百分点还为时过早。而且,美联储3月以来连续4次加息,“幅度很大,而且很快”,但“经济很可能还没有感受到加息的全面影响,所以可能还有一些额外的重大紧缩措施在酝酿中。”这说明美联储和市场的认知差异,自美联储发表“通胀是暂时的”论调后,一直没有得到弥合。而且,今夏以来美联储进退失据,已经多次出现沟通上的失误,连续给市场带来“惊讶”。先是5月的FOMC宣布今后“将有数次50个基点的加息”,结果5月份的CPI意外飙升后,匆忙通过媒体透露将加息75个基点。市场动摇后,鲍威尔出来解释是因为CPI数据和密歇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(初值)超预期。

  美联储在2012年1月正式宣布其“长期通胀目标”为2%,而这个2%一直是指PCE(核心个人消费支出)而不是CPI.而现在的美联储主席公开表示,他更重视CPI数据。同时,他所强调的那个超预期的密歇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因为是初值,事后确定值被下修。这么糟糕的沟通迅速让市场认识到美联储的认知非常有问题。

  放弃一直重视的PCE这一指标,反而自己主动去强化被能源价格绑架的CPI数据,等于是给了拜登政府绝佳的口实。虽然能源价格受到政治的影响远远超过货币政策,但因为过早发表通胀暂时论,美联储只能持续地表达自我批判,鲍威尔不得不在国会明确表示“无条件承诺抑制通胀”。而这严重制约了央行的政策灵活性,比如目前针对经济衰退的预期,如何管控和诱导让美联储处境艰难。

  实际上,0.75%的加息幅度是正常加息周期时的3倍,连续两次这么大幅度的紧缩措施,的确在1980年代以来的美联储历史上属于“另类”。而前些年,那位靠积极救市成名的“直升机撒钱”教授伯南克在位时,甚至其后任耶伦在位的大多数时间里,都带着美联储那些极具学者气质的干部们,醉心于研究如何让美国避免从通货收缩(Disinflation)状态掉入通货紧缩(Deflation)陷阱,防止所谓“日本化”的发生。他们的手法都在于不遗余力地“宽松”,从零利率到量化宽松,没有一丝犹豫。这种坚决在新冠疫情后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,也因此很快被反噬。

  不巧的是,正如历史告诉大家的那样,美联储在经济预测上缺乏靠谱的历史成绩,这次他们依然向市场展示了其糟糕的一面。不仅没有意识到自从特朗普政府挑起贸易纠纷,供应链问题就开始成为美联储无法把控的不确定性清单中的头条,而当新冠疫情、俄乌冲突接踵而来后,才意识到自己逐渐被束缚,货币政策的自由度一步步被削弱。

  自从鲍威尔这位律师出身的主席上位后,美联储的确改变了过去格林斯潘得心应手的干预方式,不再青睐于模棱两可的文学表现试图操控市场情绪的做法。他强调过往那种基于预期的货币政策决定方式,存在较多不确定性,因此他治下的美联储注重实际经济统计数据来做决策。但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,他所重视的所谓数据所代表的信息本身具有较大的限制,或者说他需要的完美的万能数据实际上并不存在。而且美联储自身对数据的依赖带来的反身性,往往导致其控制市场情绪的权威性受到制约,导致市场对美联储长期建立起来的信赖出现动摇。特别是因为自身的失误,现在通胀问题越发政治化,连续大幅加息后美联储依然进退两难:控制通胀的同时避免经济衰退。

(文章来源:21世纪经济报道)

文章来源:21世纪经济报道

鲜花

握手

雷人

路过

鸡蛋
收藏 分享 邀请
上一篇:暂无

最新评论
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