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宁看皮肤病哪家好 近期,民法典草案拟引入离婚冷静期刷屏了。 据说专家教授研究表明,很多人离婚有冲动的嫌疑,为了进一步减少离婚率,帮助更多人挽回婚姻,民法典草案拟将“离婚冷静期”引入。 明确自婚姻登记机关收到离婚登记申请之日起30日内,任何一方不愿离婚的,可撤回离婚登记申请,也就是说有30天的缓冲期和冷处理期。 专家还特别强调:这不是限制离婚自由,而是为了给自愿离婚的当事人设置时间“门槛”,促进冷静思考,妥善抉择。 新闻一出来,瞬间引来了一片反对和骂人的声音,绝大多数人的观点其实都很明确:结婚可能是一时冲动,但是离婚一定是深思熟虑的结果。 退一步说,即使离婚后又后悔了,也有“复婚”的做法,莫名其妙多一个“30天的冷静期”,很多人表示不能理解。 还有一点,只要一方不愿意离婚,那另一方就只得撤无条件回离婚登记申请,这个婚,还怎么离? 为什么提出这样一个吃力不讨好的“离婚冷静期”,可能是因为专家觉得好多人把离婚当作“儿戏”吧,平心而论,谁会把婚姻当儿戏呢? 结果,近6万的转发、7万的评论,60多万网友在线反驳,清一色的“不支持”。 专家们真正担忧的是我国连续15年不断攀高的离婚率。 结婚离婚都是个人自由,且离婚很多人是经过一个痛苦纠结的过程的,没有必要再增加什么离婚冷静期,不合适还是早点分了好,多增加一个冷静期,甚至还有可能多引发更多的矛盾和家庭纠纷。 还是好好想想离婚率高的原因吧,所谓的离婚冷静期纯属治标不治本。教育、价值观才是病根,少点鸡汤,多点正确导向引导才是正道! 以前的人很苦,但很少有听说离婚的,所以说金钱真的不完全是离婚的主因,归根结底还是人的价值观和道德标准出现了问题。 不要说现在社会是物质社会,欧美日韩等国家离婚率也没中国这么高。 我更愿意看到多增加一个结婚“冷静期”,现在的人,闪婚闪离像是走过场一样。 很多人都是一时冲动结的婚,婚前没有试爱和共同生活的经历,支持结婚冷静期,结婚冲动才会导致离婚冲动,希望在结婚前详细考核手续和监督。 比如像澳大利亚,就设置了“结婚冷静期”,新人要结婚,首先得告知婚姻注册官,填写结婚意向书,申请,然后双方约定好结婚冷静期。 冷静期最短1个月到最长18个月,这期间,只要其中一方改变意向,随时可以作废意向书。 澳大利亚的年轻人对待婚姻都很谨慎和小心,自然,离婚率也很低,从1995到2015年,澳大利亚离婚率从0.28%下降到0.2%。 这有点像我们原来的“订婚”,老一辈的离婚率,真的超低。 然而现实是,年轻人要么推迟结婚,要么恐婚不婚。 面对高房价,低收入,高彩礼,高压力,后续的高教育费,不管男女,都害怕了。 你再提结婚冷静期,不知道会不会伤了3000多万光棍的心?如果真的还要给离婚设置人为“障碍”,那正准备结婚的年轻人们,还去结婚吗? 说大了,没人生孩子,祖国妈妈以后老了怎么办? ![]() |
![]() 鲜花 |
![]() 握手 |
![]() 雷人 |
![]() 路过 |
![]() 鸡蛋 |
• 新闻资讯
• 活动频道
更多
更多